数字报
   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报网 > 热点
玩泥巴玩成“龙江大工匠”
来源:生活报   编辑:周迎华   2025-02-24 19:25:52

650℃以上高温烧制 成国宾馆推选宣传品牌|绥棱多彩灵透黑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兴印

玩泥巴玩成“龙江大工匠”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实习生 王洋 才子曦 生活报记者 刘维娜

“烧出来了!这就是我想要的黑陶!”刘兴印小心翼翼地捧起刚刚烧制成功的黑陶,对着光线仔细端详。黑陶在晨光下颜色呈黑中透青,正午时分黑中泛紫,夜幕降临时黑中透亮。

今年62岁的刘兴印来自绥化市绥棱县,他不仅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彩灵透黑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还荣获了第五届“龙江大工匠”的殊荣,更是国家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黑龙江省首席技师,同时担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黑陶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黑陶研究所副所长。

18年来,刘兴印始终专注于黑陶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成功斩获19项国家专利。他的作品荣获工艺美术大师作品金奖、全国百花杯金奖等近百项荣誉。刘兴印的灵透黑陶还被钓鱼台国宾馆选中,作为展示中华文化的国礼,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黑陶艺术的独特魅力。近日,记者采访了他。

从食品行业 转行到黑陶艺术

“小时候,我总去我们县工艺美术陶器厂里玩耍。我也喜欢玩泥巴,揉着一块陶泥,做些小碗和小罐之类的小玩意儿。”刘兴印回忆道。自幼对黑陶情有独钟的他,总觉得那些黑陶器物中蕴藏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灵性。但是,刘兴印的第一份职业却与黑陶毫无关联。“我在技校学习的是食品专业,毕业后进入绥棱县食品厂,从事酱油和醋的生产。”刘兴印说,后来,他还远赴俄罗斯开了一家酿造厂,依然是与酱油醋打交道。

2007年,刘兴印偶然得知县里原国营工艺美术陶器厂面临改制,这让他产生了回到家乡的想法。儿时对黑陶的记忆与深埋心底的热爱瞬间被唤醒,他拿着多年经营酿造厂积累的资金,与原陶器厂生产副厂长潘树林、绥棱黑陶第三代传承人寇维军携手合作,共同承包了工厂。他们将企业更名为“绥棱现代黑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从此开始了他与黑陶的故事。

用六种未曾尝试组合的材料 烧制出首个灵透黑陶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工厂建立初期,刘兴印接到了一个定制200个黑陶笔筒的订单。这批笔筒由寇维军负责烧制,然而,成品却未能达到客户的要求。“客户说这不是黑陶啊,这不是灰色的吗?”原来,黑陶器物在刚出窑时呈现的都是灰色或灰黑色,并不是纯黑色,只有过一段时间后,才会慢慢变黑。最终,这批货被全部扔掉。那次的失败让刘兴印思考了很多。

“如果通过涂抹黑色鞋油或油漆来掩盖灰色,会失去黑陶本身的天然质感与特色,所以必须在工艺上攻克这个难题。”既然决定攻克这个难题,刘兴印就开始付出行动,他走遍全国,考察各地黑陶制作工艺。经过研究和反复试验,刘兴印发现,黑陶在650℃烧制温度下只能呈现灰陶色泽。于是,他不断尝试用不同材料组合烧制,历经近百次失败与大半年的不懈努力,2007年底,刘兴印终于成功突破了650℃以上高温烧制黑陶的技术难关,解决了传统黑陶质量不稳定、色泽不纯正的难题,烧制出兼具技艺精湛与纯正色彩的黑陶作品。

然而,刘兴印并未就此止步。2008年,他对黑陶工艺的现状感到不满足,“当时黑陶烧制出来后还是不够精美,不够灵透。”为此,他特意建了一个用于研究试验的小窑,并先后遴选了200多种材料,烧了60多窑,却始终没有烧出自己想要的黑陶。

那段时间,刘兴印满脑子装的都是这个事儿。一次外出办事,他脑海中突然闪现出六种未曾尝试组合的材料,回到工厂后便迫不及待地投入试验。“当时就想,试试看吧,万一成功了呢,结果真就烧成了!”刘兴印这次烧制出的黑陶通体透亮,宛如黑玉,他将其命名为“灵透黑陶”,同时,他将厂名更名为“绥棱县灵透黑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不断突破自我 研发创新更多黑陶产品

灵透黑陶一经面世,便获得了市场的青睐。2009年,刘兴印接到了钓鱼台国宾馆的电话,想要一批黑陶。带着惊喜与忐忑,刘兴印精心烧制了一批黑陶,亲自送往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我记得当时国宾馆管理局插花科张科长仔细端详着灵透黑陶,他先用手指轻敲,听发出的声音,判断烧制温度够不够;随后又闻了闻黑陶的味道,辨别是否涂了鞋油或油漆;最后,他用沾水的棉签擦了擦瓶身,确认其色泽纯正,不易褪色。然后满意地说,这是纯正的黑陶。”

讲起这段经历,刘兴印仍觉十分荣幸。这次经历对他触动很大,回去后潜心钻研,又烧制出了一批品质更优的黑陶。这批黑陶深受钓鱼台国宾馆喜爱,国宾馆管理局局长瞿文明宣布:“灵透黑陶就是我们国宾馆推选宣传的第二个品牌。”

灵透黑陶的成功并没有让刘兴印止步,他依然不断钻研想要突破自己。“我父亲经常工作到深夜才回家,我们心疼他,劝他注意身体,他总说还想做些有意义的事。”刘兴印的儿子说,在家人眼中,父亲始终保持着对黑陶艺术的执着与热情,他不断突破自我,先后研发出双色灵透黑陶、多彩灵透黑陶、香味灵透黑陶等创新产品,让古老的黑陶文化焕发新生。

2021年,刘兴印凭借卓越的技艺和贡献,荣获“龙江大工匠”称号。如今,他已经成为黑陶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引领着更多人投身于黑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

“过去的成绩只是起点,未来的路还很漫长。”刘兴印说:“目前,我正带领团队成员研发裂花黑陶,这种黑陶上的图案以爆炸形式自然生成,具有独特的美感与艺术张力。我希望未来能在这个领域不断突破,推动中国黑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让黑陶被更多人喜爱与认可。”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他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黑ICP备1100132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