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潜心写作 65万字让你读懂孔夫子
龙头新闻记者 许诺
对于许多人来说,孔子与儒家学说是令人敬仰的,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位76岁的退休干部王凤海,用他的执着与才华,用长达6年的时光,以笔为舟,穿越历史的长河,创作出了一部厚重的文学巨作——《伟大的孔夫子》。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的瑰宝,更是对孔子精神的深度诠释和时代传承。
王凤海的文学之路始于他年轻时的军旅生涯。那时,他作为集团军文化处的文艺创作员,创作了众多小说、散文、诗歌和报告文学,才华横溢。然而,真正激发他创作灵感的,是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的《孔子评传》。这部作品让他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孔子的形象和学说正在被重新审视和评价。于是,他萌生了用文学形式描绘孔子的宏愿,希望能让读者感受到孔子在乱世中创立儒家学说的艰辛与执着。
为了完成这个文学梦想,王凤海两次亲赴孔子的故乡曲阜,实地考察,与专家交流,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第一手素材。然而,随着他转业回到哈尔滨,投入到黑龙江省监狱管理局的宣传工作中,生活的转变和自我能力的考量让他暂时搁置了这个文学计划。退休后的他,意识到弘扬传统文化、歌颂民族英雄的重要性,决定重新拾起这个梦想,用余热书写历史。
经过6年的辛勤耕耘,王凤海终于完成了这部约65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在创作过程中,他严谨对待历史,深入研究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力求在作品中真实再现孔子的形象,同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儒家文化进行深度解读。《伟大的孔夫子》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次对孔子精神的现代解读,它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孔子,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也在传承中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
王凤海的故事,是一曲对梦想的坚守,对文化的热爱,对历史的敬畏。他的行动证明了,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有热情,有毅力,就能创造出超越年龄的成就。他的故事激励我们,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就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用文字载着孔子的精神,驶向充满希望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