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报网 > 公益
执着教练 助力希望小学足球队起飞
来源:生活报   编辑:周迎华   2024-07-28 11:05:54

语文老师变身体育老师的姜庆贺 3小时通勤只为孩子成长的杜超

执着教练 助力希望小学足球队起飞

杜超(右一)

姜庆贺(左一)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生活报记者 刘维娜 李丹

“加油!”“快跑!”“回传!”足球场上,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参赛的运动员皆为青少年,他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这是25日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江北校区)进行的一场足球比赛。

为大力推进新时代希望工程“素质提升计划”,丰富青少年校园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培育龙江青少年足球人才,推动校园足球队伍建设,24日,“2024东润杯·黑龙江省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正式拉开帷幕。比赛共计4天,全省16支中小学队伍的200名青少年将展开激烈角逐。16支队伍中,一支年龄偏小、身材瘦弱、男女队员混合且多数为留守儿童的队伍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支队伍就是哈尔滨市合众人寿希望小学(哈尔滨市香坊区成高子镇中心校)足球队。比赛间隙,记者对这所学校的校长和这个队的教练、队员进行了采访。

姜庆贺:从头学起 一边学一边教孩子

赛场上,孩子们挥洒汗水、奋力拼搏;赛场边,校长赵承高声助威、暖心夸赞。“以体育人立德铸魂”,这是赵承在自己的书里写的,他也一直以这八个字为准则,教导着学生们。2015年,哈尔滨市合众人寿希望小学(哈尔滨市香坊区成高子镇中心校)足球队正式成立,这让曾是体育老师的赵承心里既高兴又紧张,“作为曾经的体育老师,我知道足球能带给孩子们的改变,所以高兴,紧张是因为当时我们没有专业老师能够承担起足球队的训练。”

赵承回忆,“一蹴而就显然行不通,只能一步一个脚印,从一点一滴的努力开始做起。对于足球队,姜庆贺老师和杜超老师可以说是功臣。”赵承边说边把身边的两位老师往前推了推,今年55岁的姜庆贺本是一名语文老师,温文尔雅的他没想到有一天会在操场上挥汗如雨。

“我是被‘逼’的!”姜庆贺笑着对记者说,46岁那年,他被‘赶鸭子上架’做起了体育老师。赵承说,当时学校体育组严重缺人,而教学生踢足球不仅是为了足球队,还为了以体育人,所以老师的耐心、认真程度都在他的考量范围之内。综合考虑下来,虽然姜庆贺年纪稍大,但还是觉得他能够胜任。“我虽然爱好踢足球,可当时对教人踢足球一窍不通,没办法,只能从头学起。”姜庆贺告诉记者,学生足球和成人足球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他以往的踢球经验没有太多用处,于是他开始看书研究学生足球比赛的规则、训练方式以及如何教孩子。“可以说我是一边学一边教孩子。”面对家人和同事的不解,姜庆贺总是半开玩笑地说,“我这不是省得下班锻炼了,自从我开始教孩子们踢足球,已经从148斤减到135斤了。”

杜超:9年间 从颗粒无收到收获满满

面对学校缺少专业的足球老师,赵承找到了专业足球教练杜超,希望他能兼职帮学生们训练,家住平房的杜超感动于赵承校长对学生的负责,就答应了。“我那个时候是每天下午3点到4点去学校帮孩子们训练,自己开车从平房到成高子,结束训练再回去。”2017年,杜超正式成为外聘老师,他依然每天坚持从平房区来上班,就这样坚持了9年。每天将近3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却被杜超的一句“我已经习惯了”轻飘飘地带过,他用这句简单的话语概括了自己9年的奔波。说起为何如此坚持,杜超表示,因为感动,当初他的兼职工资是老师们“集资”的。“不仅校长、老师对我好,我和学生们也有了感情,看着他们在我的指导下,无论是球技还是生活都发生了变化,我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成就感无法用物质来衡量。”姜庆贺也是,看到孩子们的改变和成长,他更加坚定了信心。通过足球训练,曾经不善言辞的孩子能够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曾经挑食的孩子可以吃下两大碗饭,曾经自卑的孩子变得品学兼优,足球队合唱团都能看见他们活跃的身影……

从2015年开始参加全区校园足球赛,场场皆负、颗粒无收,而后一步一个脚印地训练,到2016年5月开始取得了一些成绩,一年的时间,足球队有了自己的制胜宝典。赵承校长表示,2015年,他们取得了香坊区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男子组亚军、女子组第四名的成绩,同年12月,学校男子足球队获得香坊区青少年雪地足球联赛冠军、哈尔滨市青少年雪地足球联赛第三名。2017年,学校获得哈尔滨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赛男子组冠军、哈尔滨市首届“市长杯”青少年足球赛男、女组双冠军。2018年,学校女子足球队获得哈市青少年雪地足球赛亚军、哈市第二届“市长杯”青少年足球赛U11女子组亚军。2019年,获得哈市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联赛女子组冠军、男子组亚军、哈市校园足球联赛男子组冠军、黑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联赛小学女子组冠军……一个个奖牌的背后是教练的辛勤付出,也是学生们的努力拼搏。“我们学校共有4个足球教练,足球队负责人王禹老师正带领三名主力球员在贵州参加全国希望工程‘蒙牛足球夏令营’,还有女教练刘丽丽老师,大家都为球队付出了很多。”杜超说。

前锋变守门员 留守孩子自信了

24日,足球比赛第一天,哈尔滨市合众人寿希望小学(哈尔滨市香坊区成高子镇中心校)足球队面临一个重大问题,没有守门员。“我们这次比赛来了两个守门员,一个男生发烧了,一个女生正好特殊情况。”面对突发壮况,三年级的李沛超举手喊道:“我来!”本是前锋的李沛超毅然走到球门前,用瘦小的身体阻拦了对方队伍的多个必进之球。“训练时,我做过守门员,所以我算是有经验的。”李沛超告诉记者,能够为球队守住球门,他感到特别自豪。

经过短暂休整,下午的比赛女守门员李俊佳上场了,虽然是女生,但她有着丰富的比赛经验,现在是队里最优秀的守门员之一。“我是三年级加入足球队的,因为看到很多队员出去参加比赛获得荣誉,我觉得我也行。”女生练习踢足球相比男生来说更加辛苦,但是李俊佳克服了困难,“我现在和男生一样,天天摔得满身都是伤也没哭过。最严重的一次,我摔到地上,手筋错位了,休养了20天,但我从来没想过因为受伤就不踢球了。”如今已上五年级的李俊佳马上就要升入初中了,她告诉记者,上了初中以后她要继续踢球。

“我们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通过比赛、通过足球,他们的性格和自我认知都有了很大提升。比如杨梓赫,刚开始训练时我就没听过这孩子说话,现在他不仅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在赛场上帮着组织。孩子们的这些成长非常珍贵。”看着自己的学生通过足球变得更加自信和优秀,赵承非常欣慰。

赛场上,李俊佳半弯着腰站在球门前,她的眼睛紧盯着球,时刻准备着防守;李沛超带球快速奔跑在球场上;杨梓赫则在杜超的安排下严防死守着对方队员……

308万公益捐款 让3000名乡村学生受益

据悉,黑龙江希望工程与东润公益基金会为助力龙江青少年成长成才,全面合作“启航奖学金”“启航高中班”“益师奖”“星尘艺术节”和东润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公益项目,捐款额达308万元,近3000名乡村学生受益,为龙江学子点亮梦想与希望。

据了解,邀请赛结束后,东润公益基金会将继续行动,选拔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志愿者前往参赛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同时为参赛球队所在学校捐赠足球装备,支持校园足球训练。

未来,黑龙江省青基会将大力推进新时代希望工程“素质提升计划”,通过开展科技、体育、美育、劳动等方面的教育,帮助青少年开阔眼界、丰富思维、增强体质,进一步提升龙江青少年综合素质,助力龙江青少年成长成才。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他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黑ICP备1100132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