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报网 > 热点
巧手拼碎布 贴出“布”一样的精彩世界
来源:生活报   编辑:周迎华   2024-06-27 16:53:26

诗词歌赋、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哈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苗会梅

巧手拼碎布 贴出“布”一样的精彩世界

文/摄 生活报记者 于海霞

一把剪刀,几块零星的碎布,经过拼贴剪接,勾边缝合,转瞬间就变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灵动活泼的布贴画。

“呀!这看起来好像是画的,可没想到是用布贴的?”

“看!这不就是咱小时候做衣服裤子的碎花布吗?”

以剪代笔,凭着一双巧手,化平庸为神奇,用各种碎布拼贴出万千传神图案,苗会梅就是制作布贴画的哈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源自宫廷 一直“补”到今天

布贴画,原名宫廷补绣,又称布堆画、布贴花或补花。它以布为原料,通过手工剪贴而成,是基于剪纸、刺绣、民间绘画等艺术形式的一种拓展艺术,是中国民间常见的手工艺术之一。

“我从小就喜欢各种碎花布,小时候,经常看到奶奶和妈妈把布料剪成不同的图案修补衣服裤子。”苗会梅说,自幼受长辈们的熏陶和影响,她和姐姐苗会英对布贴画情有独钟,那时候去亲戚家串门,只要看到好看的碎布,她都要像宝贝一样收集起来。平时奶奶和妈妈也会教她和姐姐做一些简单的小人物、小动物,或者用布做成钟馗和各种美女肖像。在那个物质和精神都匮乏的年代,这不但是最常见的生活技能之一,也是我们生活乐趣的来源。

据了解,布贴画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周代,今年60岁的苗会梅专注布贴画也已经数十年。她以剪刀为画笔,以布块为颜料,从简单的图案到一幅幅细节丰富又有生命力的布贴画作品,苗会梅的技艺日渐娴熟,她的作品也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布贴画绝非一门简单的艺术形式,能传承上千年说明它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在苗会梅眼里,那些被遗弃的旧衣服、碎布匹和边角布料,通过巧妙剪接缝制都能变成一幅精品画作。如今,人们已经告别了缝缝补补的日子,布贴画的实用功能虽然逐渐消失,但它却以装饰品身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一直陪伴我们到今天。

专业牙医变身女红“小裁缝”

在呼兰区苗会梅布贴画工作室,长长的桌子上堆满了五颜六色不同材质的布料,可别小瞧这些边角碎布,经过苗会梅的精心设计,巧手缝制,都能变成一幅幅艺术作品。

采访当天,苗会梅和工作室的伙伴们正在研究如何把布贴画制作得更立体更具有通透感。

苗会梅最主要的搭档是姐姐苗会英,自己的很多布贴“功夫”都是姐姐传授的。苗会英今年已经74岁了,但精神头十足,据她介绍,布贴画主要工艺是布缝和补花。布缝,即大面积拼贴;补花,就是小面积的花饰纹样点缀,经剪切、缝补、拼贴,再进行镶花制作而成。不同质感的布组合在一起生动形象,独具特色。

苗会英还告诉记者,其实她家祖上都是牙医,传到今天至少已经五代了。她年轻时干过镶牙拔牙,妹妹苗会梅更是医院的专业牙科医生,摆弄碎布头只是姐俩的业余爱好,她们都是在退休后才专心投入精力做布贴画的。

“没办法,我就是喜欢这五颜六色的布,打心眼儿里喜欢。”苗会梅接过姐姐的话茬儿说,那时候在医院上班,每天她都背一兜子花布去单位,等待患者或有空闲时就拿出几块碎布,剪人像或小动物粘贴到纸板上,有几次被领导发现她“不务正业”,差点把布兜子没收了,所以直到退休她才有时间认真研究传承这项非遗技艺。

在她看来,布贴画不仅仅是简单的裁剪、拼贴,还需要制作者掌握绘画、剪纸等多种技巧,并且能从生活出发,就地取材,作品才会更具故事性和艺术性。然而,要完成一幅布贴画作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难度甚至超过了她的牙医工作。

设计、画稿、选料、裁剪、粘贴……“每道工序都要特别细致,布贴画制作不仅考验手艺人的手工技巧、经验,还需要极大的耐心。有的布贴画作品,从构思到成品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苗会梅说。

只要有时间 就去市场“淘宝”研究图案

诗词歌赋、花鸟鱼虫、 山水人物……苗会梅的布贴画作品每一幅都令人惊叹称奇,一块块碎布竟然可以创造出如此美妙的世界。

对于布贴画而言,布的质地、花色和纹理决定了画的质感,裁剪与拼贴的巧思赋予了布贴画以灵魂。“不满意就一遍遍地剪,一遍遍的设计粘贴,直到满意为止。”苗会梅对每一幅作品都力求完美。

她的合作伙伴,工作室负责设计工作的裴有志说,只要有时间,苗会梅就会去逛街看服装面料,去服装城布料市场“淘宝”,研究图案。因为无论是民间传说、民俗生活,还是动物、花卉等图案,都能成为布贴画的创作题材。她一直认为,化平庸为神奇,寻找生活中的美好,这才是制作布贴画的乐趣。

记者在现场看到,制作布贴画基本分为5个步骤:描图、剪纸板片、粘贴布料、剪形状、包边组合,这样,一幅布贴画就制作成功了。“布贴画充分利用布的颜色、纹理和质感,胶水一定要涂抹均匀,不能多也不能少,有的布贴画会用到几十甚至上百种色彩。”苗会梅说,这是为了让布贴画具有浮雕感,布贴配色是布贴画的灵魂,画面越简单越好,这样才有美感和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取长补短 免费教授非遗技艺

为了让自己的布贴画更能传情达意,多年来,苗会梅和姐姐经常去全国各地学习取经,参加文博会,扩大自己的视野、融通互鉴。比如,她发现北京的布贴画里添加了填充物,立体感特别强,就像雕刻出来的一样;陕西的布贴画全部用粗布制作,毛边,古色古香……

在继承民间传统布贴画工艺的基础上,苗会梅又认真学习国画技艺,把国画的造型、技巧、色彩的搭配运用到布贴画中。她逐渐在自己创作的布贴画中给云彩、雪花添加棉花:制作人物时,面部添加一点海绵;古典美人的衣服适当加一些薄纱,从而形成娇羞朦胧之感。

随着传统技艺的深入学习,苗会梅在惊叹前人智慧的同时,也认识到传承的意义,她成立了布贴画工作室,相继创作出《金陵十二钗》《一百单八将》《东北八大怪》等系列作品。她还为喜爱布贴画的孩子和家长免费授课,已培训学员近2000人。

“成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后,我感觉自己身上有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作为非遗传承人,苗会梅经常到各地参加展演活动。

她带着布贴画走进学校、社区,如今,她最大的心愿是把布贴画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这项传统技艺,她尤其希望年轻一代参与这门艺术的学习,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他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黑ICP备1100132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