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报网 > 身边
齐齐哈尔大学王金鹏: 志愿之路让我出彩
来源:生活报   编辑:周迎华   2024-06-24 16:21:03

从“压线生”逆袭成专业第一 用奖学金做志愿活动

齐齐哈尔大学王金鹏: 志愿之路让我出彩

生活报记者 刘维娜

“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升旗吗?今天我们就带你们一起制作升降旗杆,让你们体验一下升旗的感觉。”课堂上,年轻的王金鹏熟练地给孩子们讲解着,今年是他参与志愿服务的第5年、带领团队的第3年。今年22岁的王金鹏,在高二那年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上大学后,依然坚持并找到6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了齐齐哈尔大学出彩龙江志愿小分队,为留守儿童授课。经过3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拥有上百名大学生志愿者的齐齐哈尔大学出彩龙江志愿服务队。而王金鹏也在一次次的志愿服务中迅速成长,从高考成绩压线考入齐齐哈尔大学逆袭成为专业第一,并用获得的奖学金支持自己的公益事业。3年来,王金鹏带领的团队7次入选团中央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并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20余项荣誉称号,他也获得了龙江好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称号。

高二时成为志愿者

2019年,正在读高二的王金鹏开始在家上网课,空闲时间让他想做点什么,于是他加入志愿服务组织开始了志愿服务,直到他考入齐齐哈尔大学。2022年暑假,王金鹏通过中国青年志愿者公众号了解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项目,于是他报名参加并开始招募队员。“我家是哈尔滨的,所以我招募的对象也都是哈尔滨的同学,这样大家做起活动来比较方便。”王金鹏告诉记者,做好准备后,他把招募信息发到了学校的各个群里,利用朋友圈、微博等渠道进行招募。“志愿者宣讲员需要根据提供的PPT讲稿进行宣讲,有经验者优先,服务对象为儿童,地点为哈尔滨市主城区所辖社区、学校、青年之家等。”最终,有6名同学加入了王金鹏的团队,齐齐哈尔大学出彩龙江志愿小分队就此成立。

跑遍道外区“推销”团队

团队组成了,下一步就是对接服务对象。“我之前想得挺好的,觉得找到我之前做志愿服务的社区就可以对接成功,没想到是我想简单了。”王金鹏说,“社区主任告诉我,首先,暑假期间没提前规划不容易聚集太多的留守儿童;其次,对于一个新团队,家长可能也不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碰壁后的王金鹏并没有气馁,他骑着自行车,在7月份的哈尔滨跑遍了道外区的所有社区。

“后来还是我找的第一个社区的社区主任,看我一直坚持不懈,就给我介绍了一个幼儿园,我们团队这才顺利地开展了第一次志愿活动。”王金鹏说,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他把第一次志愿活动的过程做成了公众号,和别人介绍起来也有了底气。“我们一共是7门课程,每个人都准备得很充分,备课就备了两周,所以只要给我们机会,我们就能做好。”

从7人发展到百余人

随着王金鹏7人小分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他们的团队中,至今已有百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也正式更名为齐齐哈尔大学出彩龙江志愿服务队。2023年,王金鹏带领团队开展了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深入社区基层,走访群众、清理垃圾、打扫卫生、帮助留守儿童、看望孤寡老人……王金鹏就是这个时候接触到小叶(化名)的。“她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她与奶奶一起生活。我们刚接触她的时候,她很内向,不愿与人接触。”王金鹏告诉记者,到小叶家里了解了她的具体情况后,他用自己的奖学金为小叶买了学习用品,并带领团队成立帮扶小叶的学习小组,平时也会像大哥哥一样倾听小叶的心声,听她讲述内心的孤独和对父母的思念。“除了这些,我还专门找了心理专业的同学,请他加入我们的团队,为小叶和其他孩子做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克服自卑和孤独感。”在志愿服务队的关爱和帮助下,小叶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两年的暑期“三下乡”活动,齐齐哈尔大学出彩龙江志愿服务队先后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全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

火车站值守17天 助力家乡旅游

2023年冬季,哈尔滨旅游火爆出圈,大量志愿者发挥了他们的志愿精神,主动帮助外地游客,让更多外地人感受到了哈尔滨人的热情。王金鹏也带领团队在哈尔滨火车站值守。“我们每天8个小时在哈站为旅客服务,指路、帮抬行李、翻译……”王金鹏说,当时共有400人进了他们组建的群,每天报名轮流值班。为了更好地统计和指挥,17天里他每天都在哈站值守,“我要负责帮志愿者找到他们的点位,还要留意各种突发事件,如果我离开,工作不好交接,所以我一直在哈站值守。有一次,碰到一位韩国老人,她不会英语,我也不会韩语,我和我的队员灵机一动,联系了会韩语的同学,这才解决了难题。后来,老人给了我们每个志愿者一个拥抱。”

做志愿活动的这些年里,王金鹏总是早出晚归不着家。“一开始家里人怕我出危险,渐渐地他们看到我的变化,现在都以我为傲。”王金鹏表示,这些年他接触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让他迅速成长,学会了珍惜生活。“我刚上大学时是‘擦边’来的学校,是我们班倒数第一,后来我开始努力学习,让自己配得上团队的荣誉,现在我每年都是专业第一,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这些奖学金都是团队的活动经费,“我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奖学金,又把它用在了有意义的地方,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毕业后我会继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他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黑ICP备1100132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