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老助残助学开展近300次活动 帮助近200名学生|国际志愿者日
看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 这一年的温暖足迹
生活报记者 刘维娜
2日,在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的8位代表在-12℃的天气里,分别从哈市道里区、南岗区和香坊区早起赶往团结镇,去看望残疾人兄弟刘洋,为他送去新手机的同时,还给他蒸了三锅大包子。这,仅仅是2023年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活动的一个缩影,这一年,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共开展近300次活动,帮扶困难学生近200名,活动涵盖助老助残助学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把受助人当成一家人
清晨7点,天刚刚蒙蒙亮,一个身高1.6米的身影背着一个沉甸甸的双肩包,挤上了公交车。“哎哟,大姐,这包也太重了!”看着背着沉重的双肩包从公交车上下来的志愿者王桂芝,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队长田桂玲赶紧上前接过包。原来,背包里是王桂芝连夜发的面和准备的馅料。“不累,不累!”王桂芝笑着回答,“我参加咱们的活动就是开心,再冷再累心里也是暖的。”
临近国际志愿者日,田桂玲一直心心念念着残疾兄弟刘洋,就在前几天,团队为刘洋购买的手机也到货了,于是,田桂玲组织志愿者代表一起去看望刘洋。“天冷了,他一个人住,我得去看看他缺不缺啥,我们还准备给他包点大包子。”于是,团队购买了大米、蔬菜、鸡肉等食材去看望刘洋。
“我把厨房收拾出来,你们就开始包包子啊!”“王姐,你就负责拌馅揉面,我给你打下手擀皮呗!”“我收拾厕所。”9点,大家准时到达刘洋家,开始干活。不一会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刘洋家里焕然一新,大馅包子也已经上锅。“今天给刘洋蒸了三锅包子,一锅花卷,又炸的丸子和面鱼……”看着刘洋开心地吃着包子和丸子,田桂玲也开心地给刘洋介绍今天来的每名志愿者,刘洋乐呵呵地挨个问好道谢,“今天好热闹啊,像过年一样,我真开心啊!”
双目失明的刘洋,手机是与外界沟通的必需物品,他原来的老旧手机修了多次后,已经无法再使用,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启动助老金,为刘洋购买了一部新的老年机,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刘洋也学会了新手机的使用方法。
一年开展近300次活动
在哈市某老旧小区,捡纸壳的姥姥、体弱的母亲、勤奋学习的孩子,这个困难又特殊的家庭,经常有一群身穿红马甲的人来探望,而孩子也在他们的支持下顺利考入大学;哈市的一处敬老院内,欢声笑语不时从里面传出来,轻快的歌舞声和老人们的掌声此起彼伏,在台上表演的也是一群身穿红马甲的人;在美丽的中央大街,人们在欣赏风景时,另一道独特的“风景”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那是一群身穿红马甲捡拾垃圾的身影……这群身穿红马甲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生活报青年志愿者。
2023年,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从助老、助残、助学、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入手,开展了近300次活动,活动覆盖面惠及哈市、双城区、五常、阿城、兰西、望奎等地。“我们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现在有两支分站,分别是双城分站和五家镇分站,还有高校志愿者团队,总共加起来有2000余人参与我们的志愿活动。”队长田桂玲说,“随着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的不断壮大,我们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现在有很多人都会慕名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能帮助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今年开展的活动中,团队深入各地市,看望了残疾人兄弟和困难学生,为他们送去温暖的同时也聆听他们的需求,今年团队助学共帮扶近200名困难学生。
两人获得“五个100”表彰
“真情助学弘扬美德 无私奉献情暖校园”“乐善好施情满校园 扶贫助学润泽人心”“爱心助学 德馨千秋”一面面红色的锦旗和一张张证书,书写着受助人对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的感谢和感激。“很多锦旗和证书我都拒绝了,因为我们做善事并不是要表扬,他们真诚的感谢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动力。”田桂玲笑着和记者说。
2023年,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的力量在不断地增加,团队也受到社会各界的表扬表彰。在团队中表现优异的志愿者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他们通过自身的力量带动身边人加入公益,一起做善事关心帮助他人。生活报公益推广事业部主任李丹,同时也身为生活报青年志愿者的一员,今年,她荣获“五个100”优秀志愿者称号,五家镇分站站长聂艳江也因其出色的表现被评为“五个100”优秀志愿者称号。
“荣誉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动力,得到这些表扬和肯定,我们团队的志愿者们也大受鼓舞,未来的日子里,也定会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面对荣誉田桂玲队长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