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报网 > 文旅
国产电影迎来一股“疯”潮
来源:生活报   编辑:周迎华   2023-11-19 23:12:36

《拯救嫌疑人》讲“最疯女性反杀”、《河边的错误》号称“没有答案,不如发疯” 《涉过愤怒的海》直接“疯出新高度”……

国产电影迎来一股“疯”潮

业内人:“发疯营销”是把双刃剑

生活报记者 吴海鸥 王雪莹

最近上映的电影,都很“疯”!《拯救嫌疑人》自称是“年度最疯女性反杀犯罪悬疑大片”;《河边的错误》打出“没有答案,不如发疯”;《二手杰作》贴着“先成功后发疯”的标签;即将跟观众见面的《涉过愤怒的海》直言“疯出新高度”……一时之间,国产电影“疯”流涌现。

为何时下多部电影频频以“疯”为荣?又是何时开始“疯”得到了电影界的青睐?采访中,哈尔滨某影院栾经理以及电影发行小姜表示,近年来“疯学”火热,年轻人纷纷借此抒发情绪,所以“发疯”被看作是流量密码,各类电影营销也顺势走上了“跟疯”之路,以此讨好观众。

A

为孩子复仇、寻找“没有答案”的真相……

从父母到警察都“疯”了

《拯救嫌疑人》讲的是“母亲发疯”。张小斐饰演单亲母亲是一名屡战屡胜的金牌律师,直到她女儿被绑架,绑匪要挟她在五天内为一名死囚辩护,所以有了“谁动我孩子,我要谁命”“看张小斐、惠英红杀疯了”等引爆观众情绪的宣推词条。

于和伟、郭麒麟主演的《二手杰作》,讲的是“父亲发疯”。不得志的老爸“马寅波”给摔成植物人的儿子当枪手后意外走红,于是他以儿子之名出书、炒作、参奖……直到儿子醒来,代笔还是亲笔,财路还是死路,逐渐离谱的事态逼得“马寅波”想要自杀。演父亲“马寅波”的于和伟还在微博发文:“现实荒诞又荒唐,发疯文学且癫狂,自卑自嘲好自尊,辛辣讽刺解忧伤。”

朱一龙主演的《河边的错误》,讲的是“警察发疯”。记者了解到,上映以来绝大多数观众表示“好看,但没看懂”,而片方早有预料,上映前就打出“没有答案,不如发疯”。该片改编的原著作者余华在谈及电影时,也多次聊到“发疯”,更是用“发疯可能只是情绪死胡同,而不是人生进入死胡同”来治愈大家;张译主演的《无价之宝》,讲的是“被逼疯”的债主照顾欠债人孩子的故事,词条“张译带孩子主打一个疯”也曾登上热搜。

“未映先疯”的电影也有,比如即将上映的《涉过愤怒的海》讲的是女儿遇害后父亲“疯狂复仇”的故事。预告里,瓢泼大雨中父亲和母亲撕心裂肺的画面,真的是应了该片上热搜时“疯出新高度”“周迅最无辜的脸演最疯的妈”等词条。

B

曝出跳楼、霸凌、恶童等关键词

除了“疯”,它们还很“重口味”

除了“发疯”,这些电影还不约而同地以“重口味”元素当宣传爆点。像《涉过愤怒的海》将“恶童当道”当成了影片的宣传点之一,并温馨提示“建议十八岁以下观众谨慎选择观看”。记者看到,在影片的海报上,“狠父”黄渤面对女儿遇害的尸体悲痛万分,欲要发狠复仇;“狼母”周迅纵容爱子、怒目而视奋力反击;“恶童”张宥浩则一脸无辜与麻木,只想寻求母亲庇护。

此外,周冬雨、袁弘主演的《热搜》,预告片中就曾曝出跳楼、校园霸凌、富豪性侵等关键词。《拯救嫌疑人》中,惠英红饰演的母亲绑架律师的女儿,手刃杀人犯,完成她疯狂的母爱;张小斐饰演的女律师为了救女儿不惜犯罪,放弃职业;汤镇业饰演的检察官父亲为了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虽然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国外,但极致的人设还是让人略感不适。

C

趁“发疯文学”热度赚流量

“跟疯者”太多,结果各异

近期的电影都爱“发疯”,究竟为啥?电影发行小姜认为,今年暑期档中,“全员发疯”“女性反杀”是助力《消失的她》票房登顶的两大利器,进而无形中撕开了“发疯营销”的口子,探索出了一条“低成本、高收益”的宣发策略。毕竟近年来“疯学”火热,年轻人纷纷借此抒发情绪,而电影中加入“发疯”字样更容易成为流量密码,给观影者提供情绪上的宣泄,造成话题的传播与发酵。对此,影院栾经理表示认同。他称,最近电影票房低迷,观众观影热情不足,这给许多新上映的影片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所以成本小、效果好的“发疯营销”成了它们最理想的选择。“说到底,根本原因在于‘发疯文学’的热度还在,观众与网友对于舆论中出现的‘发疯’字眼还保持比较敏感的关注,如果‘发疯文学’彻底凉了,相信这些电影也不会贸然使用这一热词。”

栾经理指出,虽然“发疯”营销近期在电影中用得很溜儿,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跟疯者”也不少。比如紧跟《消失的她》与《孤注一掷》宣发思路的《鹦鹉杀》,最后仅拿下了3900万的票房以及豆瓣不及格的评分;票房刚过4亿的《拯救嫌疑人》,豆瓣评分也不尽如人意,跌落到了6.2分。电影中的强行反转和多处逻辑漏洞,还引来大批观众吐槽:“想用‘发疯’来赚眼球,结果却玩儿砸了!反转前我如坐针毡,反转时我如芒刺背,反转后我如鲠在喉。不用拯救嫌疑人,需要拯救的是观众……”

D

“发疯营销”不是长久之计

作品直击观众情感需求才是“王炸”

随着“发疯营销”的走红,很多观众产生了反感情绪。他们除了对影片质量不满、认为作品与营销反差较大之外,还在于“发疯营销”并没有真正踩准点,仅有“发疯”的皮相,没掌握“发疯”的精髓。“发疯文学”的真实含义是以“发疯”的名义说出一些冷峻的事实,是以癫狂的外在掩饰冰冷的理性。换句话说,“发疯文学”在表面的激动、形式的张狂之外,内里其实藏着深深的无力感。但如果把“发疯文学”真当成了必须有疯子,或是必须很疯狂和重口味,这显然有所曲解。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一部电影让人笑和哭容易,但让人真正感动则不容易,丰富的情绪化观影体验才能吸引更多的“自来水”加入。所以情绪大片或者情绪营销,不能仅仅局限在“疯”上,而要为不同观众提供更深度、更多元的观影体验。“发疯营销”不是不可以继续做,但前提是作品质量得过关。当故事好看了,观众自然会找到情节或人物与“发疯”之间的联系。而当一部作品处在及格分上下,甚至质量难以拿上台面的时候,“发疯营销”很有可能被认为是“欺诈营销”。所以归根结底,电影想要直击观众的情感需求,不如给出既能代表电影风格又能与观众需求吻合的新的宣传关键词。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他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黑ICP备1100132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