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 全国仅有十人 综合成绩专业第一 直博上海交大
大凉山彝族小伙期沙友布 哈工程“卷王”是怎样炼成的
期沙友布(左)和表弟
期沙友布居住的小山村
生活报记者 周际娜
期沙友布平生第一次看到山外的风景,是在电视广告里。那时他正读小学一年级,父亲买了台二手电视机。荧幕上的高楼大厦令他既震撼又向往,忍不住想象自己站在楼上看风景是什么感觉……
如今,25岁的期沙友布凭借自己的努力,到达了常人难以抵达的“高处”。不久前,他当选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仅有十人,这也是哈工程学子首次获此殊荣。
在哈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期沙友布因为学习够拼,绰号“卷王”。他在大三下学期以综合成绩专业第一的优异表现,获得了推免直博上海交通大学的资格。今年6月本科毕业后,这只从大凉山飞来的“彝族小鹰”,从松花江畔飞到了黄浦江边。10月24日,在重庆领完奖后,期沙友布回到了上海交大,继续他那“比本科更忙碌”的博一生活……
上下学走近3小时山路
在石缝里藏饭团补充体力
1998年,期沙友布出生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他居住的村庄在半山腰,海拔近3000米,全村只有十几户人家。小时候,期沙友布常常和姐姐背着小箩筐,去别人翻收过的地里挖遗漏的土豆。村里没通电之前,姐弟俩会为捡到一把破雨伞高兴不已,“点燃橡胶制的伞把,妈妈晚上到地里浇水时就可以用来照明了。”
虽然家里很贫困,但期沙友布的父亲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父亲是乡小学的老师,常去辍学的同学家里给家长做工作。每天,期沙友布和小伙伴们从半山腰的家走到山脚下的学校,要花将近1小时。放学时更为艰难,他从下午4点多开始爬山,到家通常是晚上6点多。由于爬山体力消耗很大,为了不饿肚子,他早上会捏个饭团藏在路边的石头缝里,放学路上再拿出来吃。
“当年并不觉得这有多苦,以为山外的世界也是这样。”期沙友布回忆道。直到后来,村里通电了,父亲买了台二手电视机,外面的高楼大厦让他大为震撼,也开始有了想要走出大山的想法。
童年时,期沙友布在电视上追过很多军旅剧,由于只懂彝语,他和小伙伴们一起看《亮剑》时,听不懂普通话,于是轮流蹲守在电视机旁。“每次有开战的场面,便喊大家过来看。”他也因此对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学四年级时,期沙友布转到县城小学读书。最初,他因为不会普通话和四川方言,听不懂老师讲课,也没有朋友。倔强的他默默努力,学习成绩一点点追了上去。那时候,期沙友布每周回一次家,母亲身体不好,他一回家就下地干活,背着小堂妹去放牛,放假时去山里砍柴、编烟叶。
初二时,县里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夏令营,期沙友布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旗、逛军事博物馆、爬长城,感觉“像在梦里一样”。他不禁感慨:“回来后我缓了很久。”逛军博时,他更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我以后一定要成为一名军人。”
大学经常学到凌晨一点半
“把努力当成一种习惯”
中考时,期沙友布考入了凉山州的重点高中,又从普通班进入重点班。他经常跑3公里,为考军校做准备,疲惫的时候,他总是告诉自己:“为了能当兵,再坚持一下!”
然而,由于体检没合格,期沙友布没能圆梦军校。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他掉下了眼泪。为了振作起来,他跑到西昌的新华书店读了很多名人传记,把自己“捞”了起来。
此后,期沙友布决心“曲线参军”,他转而报考了哈尔滨工程大学,这所被誉为“不穿军装的海军军校”给了他极大的慰藉。2018年7月,他被哈工程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班录取,成为全乡唯一一个考入“双一流”大学的学生。乡亲们聚集在一起庆祝,给他凑了学杂费。
“刚上大一的时候,我挺自卑的,周围同学高考成绩600多分,我怕自己跟不上。”期沙友布就读的是国内顶尖的船舶工程学院,走进大学校园后,他丝毫不敢放松:上专业课时主动坐第一排,每次课前都会预习;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出门上早自习,下课后经常学到很晚,为了不打扰室友休息,他晚上十点多先回宿舍洗漱,然后到寝室楼的自习室学到凌晨一点半……渐渐地,期沙友布有了个绰号——“卷王”。
除了学习,期沙友布还是学校定向越野社团的队长,每周3天带领队员们进行体能训练和跑图训练。他还曾代表哈工程大学,参加了黑龙江省第四届学生军事训练营。他的微信、QQ头像是他穿迷彩服射击的照片,微信名叫“低姿匍匐”——这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战术动作之一,曾有人以此为名出版过小说,书里有句话跟期沙友布莫名契合:“为梦想咬牙坚持时,我们每个人都在低姿匍匐。”在学校里,还有个关于期沙友布的有趣传闻:“那个彝族学生,好像以前当过兵。”
从大一的专业第十名,到大二的专业第五名,在大三下学期,期沙友布以综合成绩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了推免直博上海交通大学的资格。本科期间,他获得过很多荣誉:校三好学生、校十佳团支书、校优秀学生干部,他还拿过哈工程大学学生的最高荣誉——陈赓奖学金,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
期沙友布坦言,其实自己也曾“丧”过,有段时间不管多努力,考试成绩总是不如预期,好在本科导师姜言清点醒了他,“你只需要把努力当成一种习惯,其他的不要管太多。”这句话,后来成了期沙友布的座右铭。
振翅高飞的“彝族小鹰”
从未忘记自己的来处
大学期间,为了挣学费和生活费,期沙友布曾在大学食堂勤工俭学、假期在成都当过家教,奖、助学金和兼职收入累计六万余元,不仅实现了经济独立,还能贴补家用。
这只从大凉山飞出去的“彝族小鹰”,从没有忘记自己的来处。寒暑假,他参加了家乡的公益组织——凉山州玛薇社工发展中心,跟志愿者们一起深入人烟稀少的高寒山村,寻找特殊困难儿童并登记信息、核实家庭情况,帮助他们进入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资助的爱心班,免费入学。
上大学后,每一次回家,他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土坯房变成了幢幢小楼,村民住进了政府免费修的精准扶贫房,“一村一幼”工程让彝族儿童在入学前就能学会普通话……“以前上学每天爬好几个小时的那条山路,前两年修了盘山公路,现在开车只需要三四十分钟。从成都到西昌今年也通了高铁,3小时就到了!”期沙友布兴奋地向记者介绍。
期沙友布的朋友圈封面,是他用手机拍摄的家乡风景,远山云雾缭绕,冬日里的小山村更显宁谧。想家的时候,他会听听《彝人之歌》:“我曾一千次/守望过天空/那是因为我在等待雄鹰的出现/我曾一千次/守望过群山/那是因为我知道/我是鹰的后代……”
回望来时路,他的脑海里时常会蹦出几条励志标语,它们通常作为中小学教室“标配”,被贴在教室后墙上——“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改变人生”。
“我小时候看到这些标语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以前我不信,如今回头想想,真的是这样!”期沙友布笃定地对记者说。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