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患儿增多,冰城医生支招:
咳嗽或伴有发热超两天要及时就诊
生活报讯(郭文妍 记者 吴海鸥 薛宏莉 文/摄)最近,“支原体感染”备受关注,各地医院儿科患者明显增多。记者从黑龙江省红十字(森工总)医院儿科了解到,由于该病具有潜伏期较长、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等特点,很容易被忽视或当作普通感冒“乱用药”,结果病情加重。该院儿科主任冯冰提示:近期,如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诊断和对症治疗。
冯冰主任介绍说,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而是一种非典型病原,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它包括多种类型,影响身体多个器官。其中,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被称为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学龄期儿童,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等。病程长短根据患儿的体质和病情程度决定,一般为2至3周。”冯冰主任说,由于支原体感染后,有1到3周的潜伏期,早期可能只是轻微咳嗽,或者只咳嗽不发热或低热,所以很容易让家长被“看似不重”的假象迷惑。等反复或持续高热以及剧烈咳嗽时,有的已经发展为支原体肺炎。
“我们以往接诊的支原体感染患儿大约占接诊量的10%-20%,现在已经增加到了40%-50%,但咳嗽超过7天来就诊的患者,却大约占到了60%-70%。”冯冰说。
冯主任还表示,在接诊过程中,他们发现一些家长会给孩子提前服用抗病毒口服液、阿奇霉素等药物进行预防,实际上是不对的。阿奇霉素是处方药,需要医生根据孩子的病情、体重等确定药量,同时如果盲目乱用药,可能导致“耐药性”,更不利于治疗。所以,没有感染肺炎支原体的话,不要用阿奇霉素预防,确定了支原体感染以后,尽早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并且要足疗程治疗。
对于“支原体感染”该如何预防呢?冯冰主任说,建议一方面减少密切接触,防止交叉感染;另一方面,让儿童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进行户外运动等。前往公共场所时,提倡佩戴口罩。一旦有咳嗽、轻微发热等症状,应减少户外活动等。如果孩子咳嗽或伴有发热两天以上的,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