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报网 > 时政
规划以城市内河廊道为骨架连通滨江廊道
来源:   编辑:周迎华   2023-08-20 16:06:43


江心岛效果图

赵博/制图

公路大桥效果图

滨北桥历史 1932年11月,滨北桥开始修建。 1933年12月14日,松花江大桥铁路桥先期通车。 1934年8月,公路桥建成通车。 2006年12月25日20时,滨北松花江公铁两用桥公路桥面,正式挂锁封路,宣布退役。 2016年10月30日,滨北桥完成使命。 滨北桥效果图

生活报记者 梁晨

随着哈市马家沟和何家沟沿河绿道的全线贯通,松花江南岸“何家沟+沿江+马家沟”倒写U型绿道骨架已正式形成。至此,以城市内河廊道为骨架连通江南江北滨江廊道成为下一步目标。

日前,记者从哈尔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滨北桥景观设计及202国道改造工程已由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完毕。其中,滨北桥或被打造成哈市第二座“网红桥”,连接马家沟沿河慢道与江北慢道系统,公路大桥或加宽增设自行车道,连接何家沟沿河慢道与江北慢道系统。

跨江慢道串联成全长30公里“8字”环

近年来,哈尔滨城市滨水绿道本着“生态绿色融入城市,活力脉络贯穿松江”的理念,厚植城市自然人文环境,提升市民宜居生活品质,依托丰富的蓝绿空间资源,以沿江廊道为核心、城市内河为骨架,跨江通道为纽带,连线成网,串联滨水公共空间。将骑行、慢步、观景有机结合,增添探索乐趣,融入健身功能,推动城市休闲系统建设,并以绿道建设为契机,倡导都市慢生活,鼓励绿色出行。

“连接江南江北的绿道,成为我们的首要目标。”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人员表示,“主城区内的3座跨江桥成为重点改造的目标。其中,位于中间位置的中东铁路公园二期工程已于2018年完工,它完善了中心城区跨江慢行通道,将江南沿江绿道与江北的滨水大道相连。而最东边的滨北桥已经停运多年,它的改造是最关键的。另外,202国道公路大桥段,现在本身有人行道,但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按我们的规划设计,滨北桥或被打造成哈市第二座‘网红桥’,连接马家沟沿河慢道与江北慢道系统。公路大桥或加宽增设自行车道,连接何家沟沿河慢道与江北慢道系统。”届时,哈市将形成连接松花江南北两岸的绿色空间系统,使得跨江慢行串联成环,共同构成哈尔滨松花江8字造型,全长30公里的慢行绿道环。

继滨洲铁路桥后规划又一“网红桥”

滨北桥即哈尔滨滨北松花江公铁两用桥,又称东江桥,全长1147.6米,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单线铁路桥。它是全国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于2016年彻底停用。滨北桥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建筑已列入黑龙江省“不可移动文物”。

现状桥体因超负荷运转,年久失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其中下层铁路保存完好,局部锈蚀严重;上层公路部分路面破损严重,栏杆锈蚀严重,桥头堡墙皮脱落,结构受损。2020年9月,滨北桥经中交路桥科技有限公司鉴定,桥梁维修加固后可以作为步行桥使用。

据滨北桥景观设计显示,规划保留其历史痕迹,延续肌理,重塑功能,以滨北桥保护利用为重点,通过对废弃铁路空间的转型、拓展与重构,形成连接松花江南北两岸的绿色空间系统,成为继滨洲铁路桥之后哈市又一条跨江慢行线,使得跨江慢行串联成环。在满足防洪要求前提下,拆除原有北侧桥梁,与新滨北桥对孔新建人行步道桥连通老滨北桥主桥,保留江中桥头堡,建设江心岛,新建步道桥与江北滨水大道相接。对滨北桥下层铁路全桥钢桁架进行安全加固及防锈处理。在桥体位于江心岛上及北侧非主航道区域设置服务盒,建设休闲吧、博物展示空间等文保旅游项目;南侧1-6桥墩段保留铁轨,面层铺设玻璃栈道及橡胶铺装,形成舒适的慢行空间;其他位置保留原始风貌,作为影视基地、文物体验空间使用。滨北桥服务盒东侧设置电梯连接上下层空间,方便游人使用。

“滨北桥规划设计的主旨是营造文化体验、绿色慢行、野趣休闲的功能空间。将下层铁路空间尽可能保持老铁路自然的形态,改造为展示铁路文化和服务空间;将上层公路桥改造为连接两岸绿色慢行空间;结合南北两岸及岛上绿地空间,建设休闲空间,体现野趣自然的公共休闲和娱乐空间。打造成为一条穿梭于现代都市中的天然绿色走廊。”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人员说。

公路大桥或增设自行车道 直梯 坡道

从公路大桥至松北区大耿家转盘道,这段202国道的规划改造,也在这次的跨江绿道规划设计中。

规划根据202国道沿线交通状况、道路断面形式和周边景观资源,将规划范围内慢行线分为四段,第一段为公路大桥段总长度1.3公里,第二段为冰花路至冰景路段,总长度1.6公里;第三段为冰景路至滨水大道段,总长度2.6公里;第四段为滨水大道至大耿家转盘道段,总长度4.5公里。每段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慢行线和配套服务设施。

“公路大桥段我们共设计了2个方案:公路大桥东桥两侧现有2.5m人行道,无非机动车道,规划在保证机动车道不改变的同时,在两侧各增加1.5m人行道,将原有2.5m人行道改为自行车道;另一个规划是在保证机动车道不改变的同时,将原有五车道恢复为大桥设计之初的四车道,两侧各增设1.5m自行车道,原有人行道保持不变。”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人员说。

据202国道改造工程显示,公路大桥现状仅有步行台阶,不利于慢行系统的形成。设计将现状桥头堡改造为直梯,同时在桥上平台增设坡道与地面连接,形成四季无阻的慢行同行空间。冰花路-冰景路段设计为,增加两处自行车停靠点,同时在东桥两侧增设坡道,在辅路增加栈桥坡道形成通往太阳岛绿地的慢行系统。冰景路-滨水大道段受现状两侧护坡影响,设计利用现状两侧2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增加隔离设施,形成连续完整的慢行线。同时利用两侧下凹绿地与松花江相连通的优势,形成海绵体,汇集雨水。滨水大道-大耿家转盘道段现状景观良好,但由于商户影响,道口较多,影响慢行线连贯性。设计利用现状两侧1.5米人行道和4条非机动车道,增加隔离设施,形成连续完整的慢行线。

图片均由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他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黑ICP备1100132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