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报网 > 悦读
“被动型”长大孩子 答不好“颜宁之问”
来源:   编辑:周迎华   2023-07-16 23:25:23



作者公众号


生活报首席评论员 静伟

“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你已经成为一名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即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室的博导),你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优秀的科研团队、充足的经费、完善的实验设备、大把的时间),那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换一种说法,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了?”

著名生物学家、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在博士生推免面试时提出了一个颇具开放性的好问题。之所以说这是好问题,是因为这是在问这些年轻人,你们是要把这份专业,当成一个职业,还是一份事业?在取得世俗的、个人的成功之后,你们还有没有对于这个专业、这个社会更高的理想?

有些人觉得颜宁的问题有些“超纲”了,说这样的问题问本科生和研究生未免太早了、太难了。虽然我们不能对这些年轻人有太多苛责,但确实还是有些遗憾和失望。而且,作为一个二十来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来说,尤其是“国内生物医药领域所能招到的资质最好的本科生和硕士生”,这样的问题,即使没有别人问,难道自己就从来没有想过吗?就算别人用“他还是个孩子”选择原谅,自己也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更高的要求。我们的社会,对于这些堪称精英的学子,也理应有更高的标准和期待。生活不能只有眼前的苟且,总要有人仰望星空,追求诗和远方。

对于有志于选择这个专业的年轻人来说,这更是应该面对的一道“必答题”,如果连这些都没想好,那么你为什么要进入这个专业呢?只是为了拿一个高学历、找一个好工作、评一个高职称、拿一份高薪水?

当然,这些想法并没有错,读书要为稻梁谋,但“人生在世,需要一点儿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更何况,对于这些享受着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大学生来说,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些回馈社会的责任和理想?在追求个人远大前程的同时,对于自己要从事的专业、对于自己要改变的社会,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个远大志向?

其实,颜宁之问,应该是她一直以来的思考。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毕业典礼作为校友发言时,她就发出过这样的追问:“每个人白驹过隙在世上最多不过百年,百年之后你留下什么?你在这个世界上走一圈,最终留下什么?现在你刚刚毕业,一个新的篇章即将开始,那么当你像我这个年龄的时候或者再过二十年、再过四十年、甚至再过六十年,我们会留下什么?”“现在很多人追求成功,那么这个成功又是谁来定义的?我们清华毕业生每个人毫无疑问都是优秀的,但是一定要去做别人眼中那个优秀的你吗?我们是不是一不小心就变得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了?”

而她给出的答案是:“作为清华的毕业生,我们应该致力于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袖,完成我们对于往小处说对民族、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往大处说是对人类、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这话看似很大,但如果你看过电影《无问西东》,就会知道,这确实是一代代清华学人前赴后继的追求和理想。

我们常会嘲笑那些在镜头前一脸茫然、回答不出问题的艺人是“绝望的文盲”,可面对“颜宁之问”,那二十多个回答得苍白无力、毫无新意,让人无法“眼前一亮”的高材生,又算是什么呢?比起那些艺人,是不是有些五十步笑百步了?我们常说,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素养,那么我想,这些并不缺乏知识和文化的学子,拼到最后,拼的应该是思想、信念和理想。

还有很多网友为其辩解,说他们可能是“担心自己回答得不得体反而会影响面试”,但这恰恰是其生命力缺失的表现。要知道,他们可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啊!他们应该有的,是不怕犯错的勇气,而不是精于世故的油腻。

当然,这些也并不能全怪这些学生,因为颜宁之问,考的是目标感、好奇心、想象力和远大志向,考的更是其内在勃发的生命力。而这些学生,很可能接受的都是学校和家长被动式的教育,甚至是被安排好的人生,所以一路走来,只知赶路,不明方向;只会做题,少有思考。他们不是无问西东,而是一切随风。而正如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正好最近看了一篇从教39年的特级教师黄荣华的专访。他有20年都在上海最好高中之一的复旦附中任教,后16年更是担任语文教研组组长。他在访谈中忧心忡忡地谈到:“社会变化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明显。以前有些学生是北大钱理群教授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现在是工具理性的时代,工具理性是理性的无限膨胀,在行为上就是一切都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很多学生是工具理性控制下的‘工具人’,一切为了考试,不考试的内容就不学。”

可如果我们的学子,一个个都只有自私自利的工具理性,而没有自主自在的生命意识,和ChatGPT又有什么区别?如果颜宁问的是现在的ChatGPT,是不是也只会得到那些机械、乏味、圆滑、无趣的回答?

鲁迅说:“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血液之于身体。”青年怎样,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未来就会怎样。愿他们都能够目光清澈,朝气蓬勃,新鲜活泼,敢想敢说,成为一个社会最明亮的底色。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他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黑ICP备1100132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