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公众号
生活报首席评论员 静伟
学校食堂现食材,鸭脖鼠头费疑猜。
漫道群嘲口莫辩,缺失公信怪谁来?
关于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堂的那道菜,到底是鸭脖还是鼠头,我不敢妄下断言,毕竟,咱既不是生物专家,也不是市场监督的权威人士。更何况,很多事物,眼见都未必为实,仅仅是通过视频和图片,实在没有能力和自信“隔空断案”。只能说,呃,那看起来,是个不太像鸭脖的鼠头,或者说很像鼠头的鸭脖。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同样,鉴定生物学意义上的鸭脖鼠头容易,辨别被掺杂了各种利害、情绪的“鸭脖鼠头”,就难得多了。这是玄学。
在我看来,这“鸭鼠疑云”的背后,最值得关心的“真问题”,其实是公信力的缺失。就像是夫妻之间,当最起码的信任都没了,你说什么对方都不会信,你怎么做都让人觉得形迹可疑。
怪谁呢?是怪公众的疑猜,还是怪你们的不够坦诚?你总是答案在风中飘,又怎么能怪别人捕风捉影?
如果遮掩成了常态,质疑就会成为一种必然。如果你们总是含糊其辞,又怎么能怪别人嗤之以鼻?毋庸讳言,一些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官员,在出了问题之后,第一时间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直面问题,回应问题,解决问题,而是试图遮掩问题,或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可这就像放屁拉抽屉,就算你拉抽屉的声音盖过了屁声,那味道又怎么办呢?
其实,这件事情原本并不复杂,鸭脖和鼠头的鉴定也不是什么生物学的难题。可是校方进退失据的一系列操作,反而生生地把一件事变成另一件事,从食品安全问题变成了校方的诚信问题。尤其是让当事学生出面澄清的举动,更是难免让人产生“以势压人”的疑虑。我不太相信,当地市监局会为校方“站台”“背锅”,以至于让自己“引火烧身”。更何况,两年前,他们还曾因该校食堂出现过“老鼠问题”,就对校方进行过曝光和执法。但他们的回应实在是语焉不详,面对着汹汹舆情,你不能一句“就是鸭脖”,就想让大家都散了吧?你总得说清一下,图片和实物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差距?那看着像牙齿和胡须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如果不披露详细的调查报告和数据,尤其是调查过程的视频材料,空口白牙,又如何取信于人?而且,还有一个疑问,既然市监局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那为什么放出来的鉴定工作照,也跟我等大众一样,只是通过图片来辨认?
有人笑谈,校方要想“自证清白”,不妨请校长当众表演个吃鸭脖,拿着那个长着鼠牙和胡须的“鸭脖”,对着镜头,咔咔啃上两口,你说什么,大家也都信了。
说到“吃鸭脖”,倒让我想起当年一个学旅游服务的同学,跟我讲起的他们服务行业的一个“吃苍蝇”的“经典案例”:有客人在菜里看见了一只苍蝇,喊老板过来:“你看看这是什么?”结果老板一筷子夹起来就放进嘴里,跟客人说:“不好意思,这菜有些炒糊了。”同学跟我讲的时候,是把这当做从业者的专业和机智的,老师这样当做样板教给了他,他也将其奉为圭臬。后来我看新闻,还真有不少老板和服务员这么干的。
而现在的一些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官员,在面对问题时,又何尝不是这种“吃苍蝇”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我“吃”掉了“苍蝇”,“苍蝇”就不存在了,你们也奈何我不得了。自以为是专业素养,其实是流氓逻辑;自以为聪明至极,实则愚蠢到家。
我看“浙江宣传”公众号“之江轩”有篇评论说得很好,指出了一些“官方回复”存在的诸多症结:“面对群众的质疑提问,有的地方和部门采取‘鸵鸟心态’,避而不谈、缄口不言,觉得事情避一避就过去了。”“还有的回复三言两语、简单同质,以类似‘来信收悉’‘高度重视’‘正在办理’等‘机器人’语言模式化回复处理各类群众问询。”“甚至,还有的地方、部门在事实不清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灭火式’回复,被网友扒出存有疑问、言不符实,结果又发布二次甚至多次通报解释,严重损伤政府公信力。”看看,当地校方和市监局的做法和回应,是不是这几条毛病几乎都占了?
该如何回应,“之江轩”给支了四招:“用专业赢得尊重”;“敢于直指‘靶心’、亮明态度”;“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增强‘网感’,与受众‘同频’”。这其中,我觉得真诚是最重要的,真诚地面对问题,真诚地解决问题,真诚地回应问题,才是人间正道。“没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这条用真诚铺就的道路,才能通向人心、抵达真相。一句话,就是要实事求是。
当然,如果真是“做贼心虚”,自然就不可能“开诚布公”,你啥时见过“真诚的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