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首席评论员 静伟
城堡就像是一个复杂的隐喻。城堡里,可以是童话世界,公主和王子生活在一起,幸福和快乐是结局;城堡里,也可以是暗黑王国,里面居住着魔鬼和暴君,阴森和恐怖如影随形。
也有一种城堡,有着童话和天堂的模样,实则却是囚室或地狱的化身。更可悲的是,建造的人往往以为自己是在构筑天堂,居住其中的人,由于无人点醒,也因为斯德哥尔摩效应,误以为自己是活在天堂和童话之中。
作家马原,就是用自己的执念构建了这样一座坚固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他唯我独尊、自以为是,也把自己的妻儿紧紧地禁锢其中。他信偏执的道理胜过信真实的世界,爱生活的意义大过爱具体的人。因为他的执念和愚昧,坚持不让自己患病的儿子接受现代医学的救治,最终,13岁的儿子马格在儿童节当天不幸夭折。
德国著名心理治疗师海灵格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不幸的是,马原既有控制的欲望,又有控制的能力。
其控制能力,在物质方面,能建成和维持一座30亩地、6栋建筑的城堡,经济实力自然是可想而知。在精神方面,身为作家,见多识广,辩才无碍,在小他29岁的妻子和十来岁的儿子面前,更是有着绝对的权威和精神控制力。在哪生活,上不上学,看不看病,都得由着他的性子来,妻儿只有崇拜和顺从的份儿。马格就曾在视频里说:“妈妈一直不理解爸爸要干什么,但是妈妈还是会听爸爸的,因为她知道听爸爸的,不会错。”
可是在权力和权威背后,对应着的应该是责任和义务。妻子对你默默的付出,儿子对你无条件的崇拜,你都理所当然地享受和笑纳。可你为他们做了什么?不让妻子工作,不让儿子上学,裹挟着他们按照你自己的心愿和方式生活,对于儿子患上的罕见病,更是两手一摊,一句“治不好的病,干嘛要费那些神呢”,就让儿子的病听天由命,对妻子的痛苦不管不顾,真的是辜负了妻儿的信任和付出。
真的让人很难想象,一个先锋派作家,居然有着那么多莫名其妙、反智反人性的执念。认为“上学没用”就不让儿子上学,认为“心脏不能碰”就不让儿子接受现代医学的救治,儿子对他充满仰慕,总是把“我爸爸无所不知”挂在嘴边,可他灌输给儿子的却是什么?“我们看到的星星都是幻想,太阳也不是物质,火星是不存在的。”让儿子“一辈子与逻辑作战”。
一个人自己选择相信什么和怎么做,是他自己的事,只要他能承受其带来的后果就行。但他不能用软或硬的手段胁迫别人怎样信、怎样行,却让别人承受后果。哪怕是丈夫对于妻子、父亲对于子女,也不应该。
他活在自己的观念和态度之中,但生活需要的是常识。而他的固执己见,很多都是自以为是。生活不是写小说,可以洋洋肆虐,天马行空,生活是要按照常识、遵循规律、充满人情来过的。
马原自己在55岁那年,因为肺部查出了拳头大小的肿块,在上海最好的医院住了一个月后,选择了放弃治疗,到处去找“好水”,想用给身体“换水”的方式来摆脱疾病。而因为病情“见好”就更增加了他的执念。但其实,他当初穿刺的时候,就“未见癌细胞”,他自己也知道,“充其量我是个肺癌疑似患者。”
你拿自己的生命冒险是一回事,拿儿子的生命冒险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你的所谓超脱,用于自身,那是你的自由,可如此对待儿子的疾病和生命,却未免让人感到凉薄。你可以活得洒脱,但不能把其他人尤其是家人的命运,“绑架”在你的生活态度之上。
古人常说:“尽人事听天命”,在“听天命”之前,是要先“尽人事”的。如果连人事都没尽,就听天由命,就算自己不后悔,难道不愧对家人吗?
更何况,他对于疾病的认知其实是双标的。他自己糖尿病严重,经人劝说后也开始坚持吃药和打胰岛素了,但面对包括妻子在内的家人的反复“请求”,却始终态度强硬,拒绝带儿子去医院检查、做手术,最多也只是勉强同意“中医治疗”。
更让人“意难平”的是,古人因为自己的失误,害死同僚,还知道忏悔地说上一句:“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马原面对儿子的夭折和妻子的痛苦,居然轻描淡写地说“他就是寿数到了”:“马格没出任何意外,没有任何痛苦。是上天突然接走他。”“他连被女孩骗都没经历过。不经历被女孩骗,被朋友骗,被别人欺负,他的生命里没有丝毫这些东西。你说多美好啊。”似乎这样他就可以心安了,一切过错都与自己无关了。
这些话是在自欺欺人吗?夭折都不算意外?死亡都没有痛苦?你怎么就断言他的人生一定会被骗被欺负?如果用这样的观念灌输自己的儿子,即使他活着,恐怕也不会有好的命运,因为认知即命运。而正是因为马原荒谬的认知,导致了妻儿不幸的命运。
正如加缪所说:“最无可救药的邪恶是这样的一种愚昧无知:自认为什么都知道,于是乎就认为有权杀人。”而在马原身上,则是一种“知识带来的无知”,而他的所谓“知识”,只不过是一些偏见、执念和谬论,却让他有了一种“老男人的自信”,尤其是在精神力弱小的妻儿面前。
作为丈夫和父亲的马原,却像一个自私、自我、自大的巨婴,在榨取妻儿的“精神能量”中获得自己精神上的愉悦与慰藉。他的岁月静好,是建立在妻子的负重前行、儿子的人生不幸之上的。他甚至会用自己的病来“要挟”妻儿,因为患有脑部栓塞,随时有中风的可能,他要随时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就时常提醒妻子和马格,不要惹他生气。他说他最在乎他们,“而来自亲人的愤怒,最为凶险。”看没看到,他把妻儿对自己的爱和关心,都当成“绑架”他们的武器。
在所有关于此事的评论中,我非常认可网络作家龅牙赵的说法:“在一个城堡里,所有的浪漫都是只提供给堡主一个人的,其他人,只是他实现浪漫的条件。”马原筑了一座坚固的城堡与妻儿同住,但他的内心却是一座更顽固的城堡,在这个内心的城堡之中,妻儿只是满足他自恋和控制欲的“养料”而已。
由是,更让我感到,我们要学会做一个柔软的人。首先是观念上的柔软,享受流动,懂得兼容;还有就是内心的柔软,能够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和需求。不要在自我构筑的城堡中故步自封、妄自尊大,更不要试图用这样的城堡“禁锢”他人,哪怕是以爱之名,以父之名,以童话和天堂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