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报网 > 公益
社工站带动残疾人和困难群众编出幸福生活
来源:   编辑:周迎华   2023-03-24 17:20:37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生活报讯 (记者刘维娜 李丹) 3月18日,在哈尔滨市线下的一场大型招聘会上的展示专区里,有这样一片夺目的红吸引很多人驻足。这是由伊春市伊美区旭日街道手工编织展示的中国结,通过让当地残疾人和困难群众学习编织技术,得以带动当地人就业提高他们的收入。从最初的7个人学习,到现在的197户都参与进来,伊春市伊美区旭日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做到了以点带动面的发展。在第17个世界社工日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他们。

通过爱心企业接触编织

2022年10月,伊春市伊美区旭日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成立了旭日街道手工编织就业实训基地。基地现有培训讲师四名,手工制作人员近百名,197户家庭参加培训,其中,43户家庭已经可以独立制作手工编织成品,月收入保底千余元。

“去年通过朋友介绍,我认识了一家爱心企业,这家企业特别认可我们社工的工作,于是捐给我们一处800多平的场地,无偿使用。”该社工服务站站长李瑞告诉记者,也是这个爱心企业让李瑞知道了手工编织,“我就想通过这个手艺,我们可以搭建一个平台,带动辖区里的残疾人和困难群众就业。”

18个社工4个老师教7个学员

“起初,我们要求18名社工全部学会,好手把手地帮助老师授课。”可是让李瑞没想到的是,只有7个人来学习,他们4个老师18名社工就教了7个学员。“筹备之初,我们先进行了踏查和劝导,挑选心灵手巧的,对改变自己生活状态迫切的残疾人为主,希望通过他们的成功带动身边人,所以,即使只有7个人学习,我们也是动力满满。”李瑞告诉记者。

“一压二,预留个圈,二压三,四再穿过一留下的圈,收紧线。再重复一遍。四穿一,收紧后……”这套编织口诀,是每一个学习的人员需要先背诵的。动手后,在模板上按照既定的步骤缠绕着手中的线,每一步都需要做到位置无误。李瑞告诉记者,有很多残疾人想参加,却不方便出门,李瑞就组织社工们挨家挨户地去残疾人家里手把手教学,也会随时视频进行指导。

三个月学成 作品不合格也收

小凯是手工编织基地里比较特殊的一人,他当时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学会手工编织中国结,“他到我们工作室那年是20岁,他是一个智力残疾的人,母亲也因为工作疏于照顾他,就把他送到了我们基地。”李瑞告诉记者,“小凯不放弃的精神就很让我们感动,他一直坚持,即使用了3个月的时间才学成,他也从来没想过放弃。”到现在为止,小凯交上来的中国结都是不合格的,但是他们一样会给小凯手工费,“指导老师会帮他把编织的作品再修理一遍,他的母亲特别感谢我们,她觉得工资事小,让小凯学会了自立和坚持才是她最高兴的。”

除了小凯,还有高度截肢的王立志、听障人士贾凤英等残疾人,都通过手工编织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我离异独自抚养上大学的女儿,身体的原因让我没有稳定的收入,自从学会编织,现在月平均收入1500元,手工编织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大改善,感谢街道搭建的平台,感谢老师们的耐心教导,让我生活有着落,可以自食其力。”王立志感恩地说道。

面向全国招收学员

“我们基地以生产纯手工艺术品为主打,可以为客户提供各类饰品,包括大中小型挂饰,摆件等,具备自主设计款式,独立创新,做到产品与传统艺术相结合、与地方特殊相结合,以卓越的服务品质、高超的技术实力,为不同群体客户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李瑞表示。

下一步,伊春市伊美区旭日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将面向全国招收学员,“我们将以视频培训的方式进行教学,还会为他们发放材料、并回收成品,可实现居家灵活就业,让身边乃至全国各地的妇女姐妹、残疾朋友和失业人员加入到手工编织队伍。”李瑞说道。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他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黑ICP备1100132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