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报网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专栏
喜迎二十大 新黑龙江故事——“神奇黑土地”大型融媒系列报道丨爱乐之城
来源:   编辑:周迎华   2022-11-22 09:34:08

哈尔滨交响乐团音乐季开幕音乐会演出现场。

夏商周在与哈尔滨交响乐团演出排练中。

夏商周大提琴独奏音乐会演出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薛苏里在上“大师课 ”。

□文/本报记者 晁元元 摄/本报记者 姜轶东 见习记者 张春雷

城市的血脉中涌动着音乐基因,滋养着少年夏商周们

他们是后浪,代表着音乐城未来无限的可能

当你徒步穿梭在哈尔滨街巷,用脚步丈量和认知这座城市,你会惊喜于随处可见的音乐符号:这座城市有百年交响乐团,有中国举办时间跨度最长的国家级音乐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音乐与城市生活的融合无间,凸显了亚洲地区唯一“音乐之都”的文化底色。

华灯初上时,哈尔滨交响乐团音乐季开幕音乐会正在上演,哈尔滨音乐厅里,来自异地的游客小陈,初来乍到对这座城市的一切仍是未知,她将这里作为开启城市奇遇的第一站,“由著名指挥家汤沐海执棒的这场听觉盛宴,值得我奔赴。” 她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

14岁的大提琴手夏商周对这场音乐会同样充满期待。当《牧神午后前奏曲》响起,舞台上,在职业演奏家行列中,这张充满朝气的脸庞还略显稚嫩,他凝神屏息,委婉低沉的音符从手中琴弓流出,汇入交响乐队的华彩乐章中。

去年,他刚刚在第十一届柴可夫斯基青少年音乐大赛中国预选赛崭露头角,入围大提琴组三甲。能和众多优秀前辈一同参加高水准音乐演出,舞台历练,大师指导,使他在追梦路上收获了自信。

夏商周5岁学习钢琴,7岁时在哈尔滨少年宫遇到启蒙老师、大提琴演奏家石英,翻开少年夏商周成长“进化”史:9岁时,他被招募为哈尔滨大剧院童声合唱团员,参加了意大利热那亚歌剧团和西西里合唱团演出的《图兰朵》和《布兰诗歌》,与世界级顶尖剧院和大师们同台;10岁时成为辰龙筑梦音乐工程大师班成员,与享誉国际的大提琴家王健对话,分享对大提琴艺术的感悟;后来,他还迷上了作曲,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里充满着“脑洞大开”的想象,就像骑着思想的骏马在大地上狂奔。

薪火相传,人才辈出。傅庚辰、李双江、金铁霖、郭颂、刘锡津……在中国乐坛上,哈尔滨籍音乐人是一支重要的劲旅,一代又一代音乐人才从“音乐之都”走向全国,蜚声世界。在哈尔滨音乐博物馆内一面从黑土地走出的音乐名人墙前,每一个人站在这里都会发出由衷感慨:“竟然这么多的音乐家都与哈尔滨有着深厚感情与不解之缘。”

耀眼钻石的养成,需要打磨淬炼,需要舞台承载衬托。今年8月,哈尔滨音乐厅推出了“奔涌吧,后浪”青少年艺术展演系列音乐会,夏商周加入了这个青年艺术家的孵化计划,8月14日,他的大提琴独奏音乐会在哈尔滨音乐厅举行。

他们是后浪,是一股亟待绽放的蓬勃力量,代表着“音乐之都”未来无限的可能。

助力未来音乐家,为他们塑造可持续的职业道路,为“音乐之都”建设注入优质而新鲜的艺术力量。夏商周和他的伙伴们成为首批受益者,在“奔涌吧,后浪”演出中施展“十八般武艺”。

他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有梦想,就不缺舞台,有实力,就一定闪耀。

传承音乐城文化传统,是薛苏里的新使命,是他出走半生、归来仍为之努力的方向

他率先垂范,引导更多孩子爱上音乐

“音乐是有色彩的,不同的音色可以表现不同情感,明与暗,冷与暖,刚与柔,音乐不仅可以听,可以看,甚至可以触摸。”

旁听薛苏里的大师课,像经历一堂艺术鉴赏课,他独特的比喻使课堂的气氛生动有趣。这位当今国际乐坛的杰出小提琴家和音乐教育家,始终怀着一颗对音乐教育的赤诚之心。

8月23日,薛苏里回到母校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面对面为青年教师周莫“把脉问诊”,从乐句处理到情感表达,他亲自演示,指点迷津。

他17岁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即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器乐专业班,曾担任学校管弦乐队首席。

薛苏里回顾自己艺术之路时,总是感念着哈尔滨这座城市的音乐文化传统对他的影响。“哈尔滨是我开启音乐梦想的摇篮。我6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当年,父亲在哈尔滨歌剧院担任交响乐团副首席,母亲在黑龙江省歌舞剧院舞蹈队作演员,我童年的很多时光就是在剧场的排练厅、观众席、舞台后台度过的。”薛苏里回忆说。

1986年,他进入美国南加州大学桑顿音乐学院,师从国际知名音乐教育家爱丽丝和爱伦诺·勋菲尔德姐妹,攻读艺术家学位,在爱丽丝·勋菲尔德的引领下,成为约阿希姆学派的中国传人。当他再次回到故土,将恩师创办的勋菲尔德弦乐比赛引入哈尔滨,2014年、2016年、2018年,勋菲尔德弦乐比赛在“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框架内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勋菲尔德弦乐比赛目前已成为全球极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综合弦乐赛事。

2021年,哈尔滨勋菲尔德弦乐比赛入选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董事会成员,这是60年以来第一个进入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董事会的中国成员单位。

薛苏里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哈尔滨一直在持续发力,“软硬”兼修,哈尔滨音乐厅、哈尔滨大剧院、哈尔滨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博物馆等一系列地标性建筑和硬件设施的落成与使用,“音乐之都”这一国际文化品牌价值不断提升。音乐,逐渐成了展示哈尔滨多元魅力、传递城市气质的重要渠道。

传承音乐城文化传统,是薛苏里的新使命,是他出走半生、归来仍为之努力的方向。

近些年来,因父母年事已高,薛苏里责无旁贷地接过哈尔滨少儿小提琴艺术团的排练指导工作,今年8月10日,在哈尔滨音乐厅,他携哈尔滨少儿小提琴艺术团小琴童们同台奏响《乌苏里船歌》。

“没有音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每个孩子在成长阶段都应该接受充分的音乐审美教育。大多数琴童不会走上专业的道路,但经过了系统的音乐学习,从小处讲,将成为爱乐之城的古典音乐消费群体;往大处讲,则将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石。”薛苏里希望自己率先垂范,引导更多的孩子爱上音乐。

当一座城市与音乐相连,会有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一场场别致的“广场”音乐会,在哈尔滨的街头巷尾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

在哈尔滨防洪纪念塔下,在哈尔滨火车站北广场候车大厅内,在中央大街街头,薛苏里与琴童们联袂演奏《我和我的祖国》《乌苏里船歌》。满街音符,处处旋律。在一场场快闪演出中,市民和游客跟着节拍轻声合唱,一起舞动,人们深深感受到爱乐之城的艺术浓度,体验哈尔滨之夏的独特魅力,不绝如缕的音乐回荡在城市上空。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他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黑ICP备1100132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