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焕
“一点像鲜桃,一撇像把刀,上下字捆紧,回锋需关照。”爸爸酷爱书法,一手遒劲的毛笔字力透纸背。他经常一边写一边给我们讲,把中华汉字的种子深深根植于我们幼小的心灵。
由于爸爸的书法远近闻名,为此早年间谁家写个书信、拟个合同、递个状子、留个遗嘱都来找爸爸代笔。尤其是临近春节,爸爸便成了大忙人,左邻右舍求爸爸写春联、福字的络绎不绝。一些单位甚至直接把爸爸请过去,全体职工排着队等候。爸爸挥毫泼墨,从日上三竿写到万家灯火。
其实妈妈对此并不反对,但爸爸出门时带走的不仅仅是一支笔,还有墨和纸,让妈妈心疼不已。要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县城,大家用纸都十分节俭,学生的作业本正面写满了,翻过来拿背面当练习本。背面也写满了,留给爷爷卷纸烟。妈妈虽然唠唠叨叨没完,但爸爸依旧把纸往胳膊下一夹,笑呵呵地推门而去。爸爸不但字写得好,还心灵手巧,许多活计均无师自通,无论谁家自行车扎胎了,炕不热了,爸爸每请必至。所以八小时之外,爸爸热心助人从来就没闲着过。
在我九岁那年,爸爸决定在院子里盖间房子给哥哥做新房。尽管设计极为简单,仍然是捉襟见肘、缺东少西。而道对面的赵大爷家也盖房子,崭新的红砖整齐地码放在院子里,与我家自己动手脱的土坯及四处捡来的砖头瓦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妈妈又开始埋怨起爸爸来:“你整天就知道替别人写字,帮别人干活,从来不想想怎么样多赚点钱。眼看孩子就要结婚了,这房子什么时候才能盖起来?”
爸爸听了不住地劝妈妈:“别急别急,三天后咱就开工,这两天我张罗一下,请街坊四邻来帮帮忙。”提到帮忙,妈妈就更犯愁了:“对面的赵大哥说,凡是去他家帮忙的,每顿六个菜,猪肉炖粉条子管够,白面馒头大米饭随便。咱们能给大伙吃什么?黑面饽饽小米粥,白菜片子土豆丝,谁来你家帮忙?”爸爸听了依旧嘿嘿一笑:“没人帮咱就自己干,大不了让儿子晚结两个月。”妈妈气得狠狠瞪爸爸几眼:“亏你说得出。”
没想到第二天清晨刚一推门,邻居王叔带着两个兄弟走进来,对爸爸说:“老哥,盖房子也不告诉我们哥仨一声,见外不是?咱们别的不会,就是有把子力气,搬砖和泥不在话下。另外我家不富裕,有两根圆木一直没用,你掂量着使吧。”爸爸连忙说:“这怎么行?那是你家老爷子的寿材。”王叔说:“你先用,我爹身体棒着呢,以后啥时候用再找你。”几分钟后,刘二婶拎着半筐鸡蛋进了门:“张嫂,给儿子盖房?这几天做饭我帮你,中午给大家蒸鸡蛋羹吃……”就这样,一顿饭的时间来了二十多人,吃的用的摆了大半个院子。
反观对面赵大爷家,只去了七八个人,偌大个庭院显得冷冷清清。帮忙的人明摆着不擅长劳动,显得有气无力。我们这边休息的时候不免议论:人啊,不能太势力了,眼睛只盯着有权有钱的人家看,平时大门紧闭,很怕穷亲戚求他办事,向他借钱,到头来自己有需要时,没人帮忙。爸爸听了一个劲儿地打圆场:“不同人不同活法,都挺好,都挺好。”
就这样,我们这边打基础、砌墙、上梁、封顶,干得热火朝天,没几天的工夫房子就盖起来了,而赵大爷家足足晚了半个多月。
那时的人们还没听说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可爸爸用丰富的人生经历向我们诠释了一个道理:“以后无论做什么,都要用一颗真心去对待别人,这样的人生道路更平坦更通畅。做人做事坦坦荡荡,人缘和事业都会双丰收。”
爸爸最后总结道:“帮人一把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