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讯 (实习生王玉影 见习记者刘维娜 记者李丹) 作为“咱班咱妈之家”创始人,哈尔滨的张鸿是700余位老人的“好女儿”。17年前,她自筹资金,让一些孤苦无依的贫困老人有一个可以度过晚年的家,17年中,她不求回报地照顾每一位没有血缘关系的“爸爸妈妈”。近日,生活报记者走近张鸿,听她讲述她和“爸妈”之间的感人故事。
为完成母亲愿望 成立公益养老院
1961年出生的张鸿,之所以做这个事业,是为了完成母亲的愿望。“我妈小时候家里穷,被寄养在舅姥爷家,舅姥爷总会问我妈,以后能不能给他养老送终,我妈一口答应了。但是后来,舅姥爷生病走失,妈妈无法完成承诺,成了一辈子的心结。”张鸿告诉记者:“我当年做服装生意,条件好点了,就想把母亲从农村老家接到城里来,但是我妈拒绝了,她提出一个愿望,‘你盖一个能给孤寡老人养老的院子,让有缘分的孤寡老人能找到你,赡养他们。’”
2003年,张鸿用所有资金创办了“咱爸咱妈之家”公益养老院,免费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
一车一车推平垃圾场造“家”
为了节约成本,养老院选址在哈市香坊区黎明大市场附近的一个废弃垃圾场。“当时没有现在这么机械化,我们就一车一车地推平垃圾场。”张鸿和父母住在附近的一辆废弃面包车里,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才将垃圾场推平,“因为资金短缺,大部分活儿都是家里人干,只有技术活才雇人。”三年时间,“咱爸咱妈之家”终于建好,占地7000多平方米。
从那以后,无依无靠的老人、身患重病的老人,都成了这个大家庭的成员。由于老人的增加,每天做饭要用一袋大米,还有医疗等费用,张鸿的资金不足,曾欠下粮食店几万元钱。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她开办了工艺品加工厂,工作人员都是义工,还有一些志愿者,养老院的老人们也会抢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亲自为辞世老人沐浴穿衣
创办“咱爸咱妈之家”的17年中,张鸿赡养了700多位老人,像亲闺女一样悉心照顾,还经常带他们出去游玩,尽所能满足他们的心愿。很多老人一辈子没见过大海,也没坐过火车,张鸿带老人们见过大海后,老人激动地哭着说,“感谢闺女能实现我多年的愿望。”
她照顾赡养的老人中,让她感触很深的一位老人是宋妈妈。宋妈妈88岁来到养老院时,张鸿和她说,“你就踏实在这住,以后这就是你的家。”老人听到后,哭着抱着她说:“孩子,好久没人这么和我说话了。”张鸿和宋妈妈的感情非常好,宋妈妈的腿脚不方便,张鸿给老人买来助力车方便行走。张鸿告诉记者:“有一天,她听到我的脚步声,马上推着助力车出来找我,我当时有事比较着急,说等一下再去看她,等我忙完发现她还站在门口等我,为了给我三块糖。老娘说她等了我两个小时了,我当时心里一酸就哭了。”三天后,96岁的宋妈妈去世了,张鸿跪在老人的床前,老人走前说下辈子一定要当她的妈妈。张鸿亲自为宋妈妈穿衣送终。
17年中,张鸿为600余位老人送终,为他们沐浴穿衣。她专门学习临终关怀的书籍,还成为缓和医疗研究员。张鸿说:“一路走来真的特别不容易,无论多难多苦我都要坚持,因为我见到了那些老人的不易。”张鸿的故事,让我们对孝道有了一个新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