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讯 (见习记者刘维娜 记者李丹) 在绥化到双城堡的列车上,列车员腾玉龙正利用休息时间为乘客们讲解,“眼角膜捐献是身后的事,也是另一种留下来的方式,还能帮助别人……”腾玉龙是一名普通的列车员,但却做着不平凡的事,他是眼角膜和身体主要器官的遗体捐献志愿者,还曾多次捐赠造血干细胞,挽救了3个人的生命。在他的带动下,一家人全部签订遗体捐献协议,成为中国首个眼角膜、身体器官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家庭。在他的影响下,加入捐献志愿者队伍的人越来越多。
一件事触动他捐赠的心
1965年腾玉龙出生在黑龙江省铁力市,长大后成为哈尔滨铁路局客运段的一名列车员。1992年,腾玉龙在连云港的医院看病时,看到一名30岁左右的妈妈跳楼轻生。“她7岁的女儿患上白血病,家里凑够了治疗费,但没有找到合适的造血干细胞供体,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离开,她就想陪女儿一起走。”深受震撼的腾玉龙详细了解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知识,回到哈尔滨后,第一时间来到红十字中心血站进行登记,并于1992年和1993年两次进行采样。
1995年的一天,腾玉龙接到一通电话,一名患白血病的7岁男童和他的干细胞匹配成功,工作人员问他是否捐献,“我当时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捐!”
为保证有效 采集时没打麻药
做细胞采集时,为了保证有效性,腾玉龙没有打麻醉剂,咬牙坚持了下来。听人说想做好事可以当志愿者,他就立即加入志愿者协会,工作之余,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做志愿服务中。从解决邻里纠纷,到做志愿宣传,再到捐款捐物,只要能帮得上忙的,他都不遗余力。
1997年,腾玉龙和受捐孩子见面了,“看见那孩子长头发茬了,我心里这个高兴啊!”腾玉龙告诉生活报记者,那一瞬间,心里的满足是任何事都比不了的,这也激励着他继续宣传干细胞捐献等公益,“目前受助者已顺利参加工作,每每想到这个事情,心里真高兴。”
动员家人成为器官捐献家庭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儿子腾君明也毅然决定跟随父亲的步伐进行捐献。2009年,腾君明考上了大学,借着送儿子上学的机会,腾玉龙和妻子、儿子来到黑龙江省红十字会,一家人都成为捐献眼角膜、身体器官和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我们去的时候,医生都很佩服,说领着孩子来的真不多,一家人更是难得。”腾玉龙说。
号召周围人志愿捐献遗体
腾玉龙工作之余都会做器官捐献志愿的宣传,他在停车休息时跟同事们讲,回家跟邻里街坊讲……正是这份执着感染了身边人。2016年2月17日,腾玉龙所在的郑州车队第七乘务班组,共8名志愿者签订了捐献眼角膜的协议书。2017年9月22日,刚调到宝清车队仅半个月时间,腾玉龙把车队20人都说动心了,带同事一起签署了捐献眼角膜的协议,还有他的邻居孙国彬、韩大庆、金代才……
“很多慕名而来的捐献者,包括很多乘客,下车后和我联系,说也想做捐献。”腾玉龙告诉生活报记者,“一开始我不想宣传我做的这些事情,但后来很多人和我说,大哥你做的太好了,我们要向你学习,真的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我的事迹后进行了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