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讯 (记者仲亮) 我省把发展生物经济做为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现实选择,同时也做为构筑竞争新优势、加快推动振兴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为此,日前我省出台了《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黑龙江省支持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30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芦玉春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提出“一极、两区、一带”的发展空间布局
《规划》确定的我省生物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是,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成为我省战略性主导产业。到2025年全省生物经济总规模将达到4200亿元以上,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0%。
《规划》将科技创新放在各项任务最前面,提出从五个领域强化创新平台建设,从三个方面加快创新队伍培育,着力打造生物科技进步“新支点”和“动力源”。锚定生物科技前沿方向和市场需求,力争在新一代基因组及操作技术研究、干细胞颠覆性技术研究等13个领域实现突破。
《规划》围绕打造千亿级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生物医药、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寒地龙药和特医食品产业链。聚焦做大做强千亿级国际领先生物制造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生物发酵、生物基材料、合成生物产业链。立足构建千亿级龙江特色生物农业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生物育种、兽用生物制品和黑土地生物保护产业链。围绕建设百亿级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示范基地,同步谋划了生物燃料、水污染生物治理、生物诊疗设备等9个产业链。
《规划》提出了“一极、两区、一带”生物经济发展空间布局。
“一极”就是哈尔滨生物产业引领极。重点建设千亿级哈尔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和百亿级哈兽研国际生物谷,做强做优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示范区,将哈尔滨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东北亚区域带动力的生物经济新高地。
“两区”就是松嫩平原生物产业核心区和泛三江平原生物产业示范区。要立足齐齐哈尔、大庆、绥化等地生物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精品生物园区,建设松嫩平原生物产业核心区。要聚焦牡丹江、佳木斯和四煤城在中药材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中药材特优区,建成生物医药、生物制造产业基地。
“一带”就是林区寒地生物产业带。以大小兴安岭林区为重点,加快中药材、生物林业和生物农业产业发展,把“冷资源”转化为“热产业”。
对我省实现换道超车 有重大意义
据介绍,生物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为代表的现代生物科技迅猛发展,人类基因组、疫苗、菌种等重大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当前,生物经济的发展蓝图日益清晰,生物经济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于我省实现换道超车,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增长动能转换具有重大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具备发展生物经济的资源、创新、产业、应用场景等优势,拥有雄厚的发展基础和极大的发展潜力。龙江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农业生物质资源全国第一。汇集了一批生物技术领域的顶尖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哈兽研专业研究全国领先。具备深厚的生物产业基础,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我省还是全国最大生物发酵氨基酸和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基地。
实施五个保障和十大行动
《规划》明确了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保障、优化发展环境、壮大人才队伍五个方面保障措施和实施十大行动的落实路径。
“十大行动”包括:重大项目建设行动、龙头企业培育行动、产业集群壮大行动、应用示范引领行动、名优品牌塑造行动、一流学科建设行动、科技创新驱动行动、生物信息融合行动、国际交流合作行动、服务平台升级行动。《规划》提出采取激励政策,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推动优势产业延伸发展,构筑“集群带动、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规划》提出要实施品牌提升专项行动计划,鼓励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培育塑造,擦亮传统优势品牌,挖掘叫响潜力品牌,全力构筑“龙江制造”生物品牌集群。
同时,还配套制定了20条具体支持政策。对国家级创新平台及其分支机构、省级创新平台和符合条件的研发机构,分别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对解决重点领域“卡脖子”难题明确给予奖励。对建立的国家级、省级生物产业战略联盟给予资金支持。对取得生物医药产品和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并首次在我省生产,或盘活省内闲置品种的企业,以及以我省道地大宗药材为主要原料的新投产项目明确了奖励标准。对到我省设立总部的头部企业,明确了奖励金额和奖励时限。对于进入“独角兽”和“瞪羚”的企业给予特殊奖励等。
另外,为更好发挥科技作用支撑生物经济发展,省科技厅正在研究制定《黑龙江省生物经济科技攻关三年行动计划》,预计三年投入5亿元资金,给予稳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