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钱穆曾说:“苏东坡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命运虽给他以悲苦,岁月却赋予他随遇而安的乐观,饱经折磨的流放之路,反而成全了他的才情和旷达。
《雪心赋》里有句话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人生际遇起伏,得与失总在不断转圜。事与愿违之际,或许命运另有安排,人生所有的失去,都会得到补偿。
苏轼可谓年少得志,十几岁时遍览诸子百家,20岁考取进士,以旷世才情名满京城。
他每日出入诗社茶馆,与人诗文唱和,逢人便夸耀自己的才华,自认“天下谁人不识君”。甚至在书房门上,大笔一挥写下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直到后来命运急转直下,他从高位被碾落成泥,当初的锐气被挫折磨平,苏轼在无常中懂得了谦逊的深意。从京师到了偏僻之地,曾经不可一世的他,后来在路上被醉汉撞到,也能一笑而过,“自喜渐不为人识。”
曾经见惯繁华,后来他也能把自己融入百姓的生活中,他和老农一起唱歌、耕田,举手投足之间,再没有当初莽撞少年的身影。
苏轼这一生,大起大落,飘零半生,饱受折磨。年少时京师成名,原本春风得意,谁料后半生相继失去双亲和妻子。反对新法,得罪小人,一直辗转在流放的途中。然而,他却把失意揉作“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艺术美学,把挫折化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潇洒旷达。
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很多繁杂心绪都会消弭于无形。就像有段话说的那样:“黑夜前行,不妨抬头看漫天繁星。风雨如晦,那就享受一蓑烟雨任平生。”
不必在意得失,人生永远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生命中所有的失去,终将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